嘿,各位追奥运的小伙伴们!昨晚的乒乓球混双决赛,你们看嗨了吗?"莎头"组合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金,简直是太牛了!但是等等,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赛前的一个小细节?没错,就是咱们的"初代大魔王"邓亚萍拿着一根红棍子在地上敲了三下!这是啥操作?难道是在施法给"莎头"加buff吗?
别急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看似简单却大有来头的"敲三下"究竟是个啥玩意儿!
首先,咱们得澄清一下,这可不是邓亚萍临时起意玩的什么新花样。实际上,这是巴黎奥组委特意安排的一个环节,叫做"special countdown"。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?但是别被这洋气的名字唬住了,这玩意儿的来头可大了去了!
你们猜怎么着?这个看似普通的"敲三下",竟然是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法国戏剧传统!没错,就是那种穿着华丽服装,站在舞台上朗诵莎士比亚的那种戏剧!怎么样,是不是觉得突然高端了起来?
那么问题来了,戏剧传统跑到奥运会上来凑什么热闹呢?
别着急,咱们慢慢道来。这个传统在法语里叫做"les trois coups",翻译过来就是"三击"。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,跟一位叫莫里哀的大佬有关。这位莫里哀可不是一般人,他可是法国戏剧界的泰斗级人物,就跟中国的曹雪芹、莎士比亚差不多的地位。
想象一下,在那个没有现代化舞台设备的年代,没有灯光、没有音响,你让观众怎么知道戏要开始了?聪明的莫里哀就想出了这么一招:在戏开始前,找个人拿根棍子在地上敲三下。这一敲不要紧,立马就成了法国戏剧界的传统,一直流传到今天。
但是等等,这不还是没解释为啥要敲三下吗?别急,这里面大有学问!
第一下,是在提醒演员们:"伙计们,该上场了,赶紧准备一下!"
第二下,是在告诉后台工作人员:"各就各位,咱们要开始了!"
第三下,才是对观众说的:"各位观众,请安静,戏要开始啦!"
是不是觉得这设计很巧妙?一举三得啊!但是话说回来,这跟奥运会又有啥关系呢?
其实啊,这就要归功于巴黎奥组委的脑洞大开了。他们是这么想的:奥运会不就是一场大型表演吗?运动员是演员,观众是观众,那不如我们把这个传统搬到奥运会上来,让每场比赛都充满戏剧感!
而且你们发现没有,负责"敲三下"的人可都不是一般人。像邓亚萍这样的体育明星,还有网球界的传奇人物比利·简·金,都参与了这个仪式。这不就相当于给比赛加了一道开胃小菜吗?观众一看,哇,大明星来了,肯定更来劲儿了!
但是别以为随便找根棍子就行了。这个用来"敲三下"的棍子可有讲究了。它有个很威风的名字,叫"准将"(brigadier)。不是军队里的那个准将啊,就是个棍子的名字。这根"准将"还得包着红色天鹅绒,外面再装饰一圈金色的小石头。你看,是不是很有格调?
说到这儿,你们有没有觉得,这个传统其实挺有意思的?它不仅仅是个简单的仪式,更像是一种文化的传承。想想看,400多年前的戏剧传统,现在竟然出现在了奥运会上,这是不是很神奇?
而且,你们发现没有,这个传统其实跟体育比赛有异曲同工之妙。比赛开始前,裁判也会吹哨子或者喊"开始",不也是在提醒运动员和观众吗?只不过法国人把这个过程搞得更有仪式感了而已。
说实话,我觉得这个创意挺棒的。它不仅让奥运会多了一份文化底蕴,也让每场比赛都多了一份期待感。你想啊,看到大明星出来敲三下,是不是觉得接下来的比赛会更精彩?
不过话说回来,这个传统在现代戏剧界已经不太常见了。但是在法国最古老的法兰西喜剧院,他们还在坚持这个传统,而且还玩出了新花样。他们每次不是敲三下,而是敲六下!为啥呢?因为他们要纪念两个老祖宗剧团,所以敲两次,每次三下。这是不是很有意思?
其实啊,我觉得这个"敲三下"的传统,跟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也挺像的。比如说,我们看京剧的时候,不也有锣鼓响起来提醒观众开始了吗?再比如,我们过年的时候,不也有很多仪式感很强的传统吗?
所以啊,我觉得巴黎奥组委这一手玩得挺高明的。他们不仅展示了法国的文化传统,还把这个传统赋予了新的意义。这不就是文化传承的意义所在吗?让古老的传统在新的舞台上焕发生机。
那么问题来了,你们觉得这个"敲三下"的传统怎么样?是不是给奥运会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?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想法!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意思,别忘了点赞转发哦!咱们下期再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