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田公司希望在上海建立一个独资的电动汽车工厂,还要获得和特斯拉当年入驻时一样的待遇,计划生产雷克萨斯电动车。我们能答应吗?
特斯拉当年和上海签一个对赌协议:
1、允许特斯拉全资,
2、上海以98亿元出售86万平方米的土地给特斯拉用于汽车的生产建设,
3、上海向特斯拉提供400亿元人民币贷款,利率为当时的3.9%。
条件是:
1、保证从2023年起,每年向上海纳税22.3亿人民币,如若完不成,特斯拉所占土地全部归还,
2、特斯拉未来五年再设上海超级工厂,投入资本不低于140亿人民币,
3、特斯拉上海工厂供应链的零件,在2029年实现全面国产化。
首先要明白,我们本不允许外国车企在国内全资建厂,只能走合资路线,特斯拉这算是“超国民待遇”了。特斯拉与上海谈判是2018年,一期工厂开建是2019年的1月,设计年产能是25万辆,可见两者的合作非常融洽、顺利,它们的合作在当时是各取所需的。
6年前,我国的新能源车企骗补严重,根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技术,被大洋彼岸的新能源公司甩了几条街,时至今日,特斯拉的三电技术都是第一梯队的,简单来说就是用更小的电池跑更远的续航,在车身设计、生产工艺、成本控制、集约化管理等,特斯拉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一流。
但如此优秀的特斯拉在6年前并不能大批量交付产品,因为它的车只是设计的先进,美国的制造业基础无力批量制造,特斯拉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生产,消费者们望眼欲穿,在产能问题、资金不足等麻烦困扰之下,马斯克极度绝望。
恰好,我们就是资本充足、制造业能力超一流的国家,却苦于无法突破技术壁垒,不能提供优秀的电动车。于是,上海市和特斯拉一拍即合,我们给予特斯拉公司资金、供应链等多方位的支持,欢迎他来招人、建厂,把它当作刺激国内新能源企业进取心的一条“鲶鱼”。
6年后的今天再看,这是非常英明的选择,特斯拉也不愧是世界一流的新能源车企,它的技术路线、管理模式和生产工艺创新,深刻地改变了全球汽车制造业,单单一项车身整体压铸工艺就让无数车企追捧、模仿,以至于车圈出现了“无压铸、不新能源”的声音。
笔者最看重的还是特斯拉优秀的管理模式,它的零部件供应商都是世界500强企业,零部件价格非常高,员工待遇也比其它国产品牌好很多,按理说车的利润应该不会太高才对,即便是它的单车售价都不算低,但神奇的是,特斯拉的单车利润一直在10%几以上,最高的时候能做到20%多,这才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地方。
如今6年过去了,国产新能源车企在残酷内卷中突围,比亚迪、蔚小理和华为系都有自己的优势技术,国产新能源车的产品力已经赶超特斯拉了,所以这条鲶鱼在国内的日子并不好过。
特斯拉今年的月销量同比去年几乎都在下降,今年2月它生产了6.36万辆新车,而销量仅有3万辆多一点,库存压力相当大,以至于它不得不降价促销,同时让员工采用双休制,以降低产量。
但即便如此,我国的供应链也是特斯拉向全球供货必不可少的,以锂电池为例,我国拥有全球85%的锂电池制造能力,妥妥的垄断级别。因此,在我们这生产汽车的成本肯定是最低的,在国际上最有竞争力,所以哪怕卖的不好也要扩建工厂,上海的特斯拉工厂二期已经在建设中,设计目标是年产Model 3和Model Y 约45万辆。